实施“三化”联动 确保参合农民受益
我县新农合经过五年的科学探索,稳步实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2005年到2009年,全县受益对象累计达到25万人次,为农民减轻医药费负担1.32亿元。
一、制度化建设为新农合科学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制。结合新农合政策制订《定点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标准》,从基础工作、医疗管理、财务管理、服务质量四个方面对定点医院进行季度与年终考核,并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考核不合格的医院,取消定点医院资格。二是实行责任追究制。由县新农合管委会、监委会出台《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纪违规责任追究办法》,对发生违纪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试点以来,累计查处违纪违规行为62起,挽回基金损失4.1万元。三是实行审核监督制。对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和补偿资料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监督和审核,对弄虚作假套取合作医疗基金及其他违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仅去年,县合管办就派专职审核员到各定点医院督查2047次,核查在床病人19068人次,发现病人不在床50人次,并作出了相应处理。四是实行补偿公示制。为充分尊重参合农民的知情权与选择权,统一为定点医院制作了合作医疗政策、药品目录和服务价格三种宣传牌并上墙公示,每月将住院补助情况在县、乡、村三级公示,提高合作医疗透明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同时,开通举报热线、设立举报箱,确保农民群众投诉和举报渠道畅通。
二、人性化服务让参合农民享受更多实惠
新农合制度的长久运行,依赖于优质而高效的服务。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方位提供人性化服务,保证更多的农民参与并享受新农合。一是不断优化新农合政策。逐年提高补偿标准,扩大特殊病种补偿范围,简化补偿手续,建立起了以大病统筹为主,门诊补偿为辅的医疗救助制度。市内一、二级医院、市三级、市外医院的补助比例分别达到了保内费用的80%、65%、55%,特殊病种达到22种,全年住院封顶补助达到了8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尊重农民自主择医。全县共设立定点医院43家,定点药房1家,农民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选择定点医院。县内医院无法医治的,可自主选择省市正规医院住院治疗。三是统一市内医院补偿标准。为方便患者在邻近县市就近医疗,设立了申报制度,实行先申报后出院再补偿,凡出院前向县合管办申报的均按县内一、二级医院补偿标准补偿。四是坚持出院即付即补。市级医院、县内各医院均设立了专门的合作医疗兑付窗口,所有补偿均实行网络化管理,病人在出院结帐时均可凭相关证件直接办理合作医疗补助,方便快捷。五是推行“新农合一卡通”服务项目。2009年,我县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新农合一卡通”服务项目,由ID医疗卡取代了原有的合作医疗证,这为加强新农合基金安全封闭运行、方便农民就医结算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全县新农合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规范化管理使新农合基金发挥更高效益
定点医院是新农合服务的主要载体,加强定点医院监管是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的关键要素。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组织监督、制度监督与民主监督的作用,更好地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参合农民最大限度受益。一是签订服务合同。从2008年起,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农民住院可报费用比例,县合管办与各定点医院签订了服务合同,以控制自费比例和次均住院费用为重点,联合县财政局推行定点医院服务保证金制度,将定点医院农合工作与保证金挂钩。二是基金动态分析。对全县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分月、分季度进行全方位评估分析,及时掌握定点医院控制指标波动、基金使用率、病源流向和参合农民受益等情况,为调控合作医疗政策和完善监管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费用超标警示。每月对全县各定点医院的自费比例和次均住院费用两项指标进行量化考核,纵向对比,横向分析,对超标达到20%的单位出示费用超标警示通知书,责令整改落实。四是开展病历评议。建立常规的病历评议制度,组织医疗专家针对政策执行不严、管理不力的单位开展病历评议活动,重点分析评议入院指征、用药、检查及收费等情况,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并将评议结果通报全县。五是实行网上实时监审。我县依托全省新农合网络管理系统,可进行集网上信息录入、查询、审核、兑付于一体的全方位监管。乡镇卫生院24小时、县直医院48小时内需将参合病人的住院信息录入系统,农合审核员随时进行网上跟踪审核,并对疑点问题进行现场调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