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明确” 全力以赴去抗旱
杨家坊乡辖7个村,1.2万人,集雨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80亩,其中水田9055亩,旱地2425亩。去年入冬以后,全乡没有大的降雨过程,今年1至5月,全乡累计降雨107毫米,仅为历年同期均值20%。全乡两座小1型水库中,红星水库为死库容,杨花桥水库库容不足50万方,仅为设计库容的28.6%;六座小2型水库,水位全部在死库容以下;613口堰塘中,460口已经干枯;涔水河已经断流;全乡有4000人出现了饮水困难。连续的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0亩一季稻稻种无法育秧,5000亩一季稻秧苗无法移栽,2206亩茶叶严重受损,300亩马铃薯严重减产,1250亩辣椒枯死率达到50%以上,棉花、玉米损失比较严重。全乡因旱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00万元以上。
全县抗旱工作紧急会议后,杨家坊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竭尽全力组织抗旱工作,力争将旱灾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做到“三个明确”。
一、明确当前“保重点”。一是保群众生活用水,对于生产用水,杨花桥水库库容调度,须经乡抗旱指挥部指挥长或政委同意后,方可开闸放水,现在要确保全乡群众生活用水;二是保秧苗,今年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点,要求高,下定决心,保住秧苗,多措并举,做到有水抗到无水止;三是保基地,今年全乡有茶叶和蔬菜两大基地建设,现在处于干旱时期,出现很大程度的干旱,但该乡依然认真组织劳力调度,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取水,确保基地损失降到最低处。
二、明确干部包保责任。乡里成立抗旱指挥部,党委书记刘显武任政委,乡长庞超为指挥长,全体机关干部、站所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全体机关干部按照包村安排,全体村干部按照区块划分,下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旱情摸底、广泛动员和抗旱指导,调解和预防农户因争抢水源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党委、政府规定:在旱情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之前,全体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取消双休日,不得外出。
三是明确抗旱组织工作。对于秧田培管不能间断,加强管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搞好组织,搞好调度,保住秧苗,对于有些村现在还没有育秧的采取集中育秧、借地育秧、跨村育秧等办法,确保降雨后能有秧苗。目前在曾家坪,组织群众疏通水渠,保证水稻秧田不受干旱影响。现在茶叶基地、蔬菜基地直接损失已达到200多万,但还没到抗灾最后一刻,仍要鼓足信心,严防死守,加强宣传,在青山峪村东峰片,发动群众积极寻找水源,在观音岩村发动老百姓挑水对辣椒进行淋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