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罗镇:实施“归雁”工程成效显著
金罗镇自实施“归雁”工程以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归雁”们提供政治舞台、政策优惠、创业平台,目前成效显著。
(一) 优化农村基层队伍
金罗镇原有农村基层干部共67人,其中非党5人。有大专学历1人,高中学历的31人,中专学历的1人,初中学历的32人,小学2人。2011年换届以后,共有农村基层干部总人数没有变化,增加高中学历2人,初中学历2人。更换的4人中有2名是小学文化程度都被“归雁”者替代。其中包括2名村支部书记:界溪河村支部书记孙昌友、金园村支部书记陈明;2名村会计:伍家铺村会计邓华南、新颜村会计周霞峰。
(二)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金罗镇地处典型的山丘区,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7万。长期以来,农业上以种植粮棉油为主,主要依托石膏资源发展工业,形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成为调整该镇农业结构产业的主力军。界溪河村2组的周军,从2008年开始,依靠在广东打工赚得10多万元新建10间的猪栏成为全镇的第一批“归雁”从事的养殖业。每年的纯利润从5万多元到现在的10多万元。今年,计划再增建一个50头的母猪厂。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归雁”回乡创业,为当地群众带来就业和收入的机会与途径,提供了租金、薪金、股金三种形式的稳定性收入。幸福桥居委会的裕丰制衣厂就是“归雁”徐玉梅创办的,目前就业人员已达100人,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