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银谷国际实验学校创新德育纪实
2012年9月8日上午,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银谷国际实验学校邓崚彩校长收到一封长达3200多字的长信,远在广东打工的张晋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一名家长对学校由衷的赞叹,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当初我们送孩子来读书,就是被贵校实施的‘人格奠基’工程深深吸引,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每当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的变化时,都感动得想哭。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家长对贵校老师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类似这样的信件,在邓校长的办公桌里已经珍藏了100多封,他兴奋地说:“学校办得好不好,看看这些家长的信件就知道了。”究竟是什么让家长对这所创办只有两年多的学校如此满意?“人格奠基”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笔者走进银谷,去感受其中的奥秘所在。
践行“打动人心”的德育
2010年7月,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滚滚大潮中,一所由湖南银谷国际集团企业冠名的学校在澧州古城西区应运而生,人们亲切地称它为“银谷国际”。经过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教育局严格选拔,有近30年乡镇中学校长经历的邓崚彩,肩负着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县委、县政府的重托,肩负着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人民的殷切期望,怀揣一颗创业的勃勃雄心,凭着一腔知难而进的英雄气概,跨进了“银谷国际”崭新的大门,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任“掌门人”。
在农村学校做校长时,他对中小学德育现状了然于胸。“我们平时对孩子讲的都是大道理,这样不能做,那样做不得,使学校德育可悲地变成了一种对孩子的束缚和强制。”多年的教育实践使邓崚彩认识到,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过多的束缚和强制只会导致孩子人格的变异,“当中小学生人格成长出现异常,他们的人格特征就会干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导致他们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现实的学习生活,不仅会给他们自身带来巨大痛苦,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欲立德,必先明德。没有“打动人心”的德育,何来较高的德育素养?这是邓崚彩每天都在思考的话题。因此,“人格奠基”工程在内容的选择上立足情感和责任两个基点,提炼出了“劳动立身、礼仪待人、感恩处世”三个关键词。他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一本名曰《成长见证》的小册子,向笔者详细地解读了三个关键词的内涵。劳动立身是做人之本,教育孩子爱劳动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爱劳动的起步,做自己的事是爱劳动的开始,养成劳动好习惯是归宿;礼仪待人主要考察学生对师长、亲人、熟人的态度,因为这是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的基础。感恩处世主要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从善待父母开始,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每个方面分5---8个小点进行考察,由学生自己,家长,老师分别量化记分,每月评价一次,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礼仪之星”、“银谷孝子”的依据。
礼仪教育从早晨的第一声问候开始。每天早晨来到学校的时候,孩子们发现第一个迎接他们的总是校长。于是,孩子们会主动地送上一句“goodmorning-----”,几位校长也会笑容可掬地回敬一句“goodmorning-----”,或弯腰轻轻地抚摸一下学生的小脑袋,或蹲下身子亲手帮学生整理戴歪的红领巾。“谢谢校长----”,这时,一股暖流从学生的心中自然流淌,许多学生兴奋地向校长们行上一个标准的队礼后,乐颠乐颠地向教室跑去。老师、家长们都乐呵呵地说:“这真是校长迎接一早晨,学生幸福一整天。”
在体验中学会成长
如果说“人格奠基”是一项工程,那么班级就是这项工程的基石。“积极向上的班风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沃土。”这是青年教师唐海燕经过一番历练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刚接手六(3)班时,孩子们都对这位新来的老师持排斥态度,让她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局面导致班级纪律差,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孩子们在下面“开小会”,唐海燕急得上气不接下气。邓崚彩看出了一些苗头,找海燕谈话,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和学生的沟通方式上。”
唐海燕想到了在班上建一个QQ群,并取名为“幸福的小窝”。第一天,她写下了这样的留言:“孩子们,这里是我们六(3)班温暖的家,老师愿与你们一起走过四季,收获幸福!”有时候,唐海燕像一只喜鹊,带着一群小喜鹊在群里叽叽喳喳闹个不停;有时候,唐海燕又像一名智者,坐在电脑旁静观孩子们交流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来二去,孩子们与唐老师成了知己,有了心里话还要求与唐老师“私聊”。后来,孩子们不但接纳了她,还有些离不开她了。
“方寸”之地见神奇,此时无声胜有声。令唐海燕始料不及的是,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内在的意识发生了改变。以前上课讲小话,下课乱扔乱甩,“扣分就扣分,又没扣我的。”现在觉得“影响了班级,对不起唐老师了。”孩子们还把经典诗文谱上曲子,放在QQ群里传唱,把名言警句集中起来,放在QQ群里诵读。渐渐地,孩子们对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感觉,潜移默化中,开朗豁达、自信自强、和善诚信的人格品质在心里慢慢打上了印记。
五年级3班的班主任陈新年是一位平和、乐观的年轻教师,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招聘中,她一路过关斩将,从农村学校跨进了银谷的大门。现代社会,物资丰富了,人们吃穿不愁了,各种琳琅满目的美食迷乱了孩子们的双眼,面对这些远离农村的孩子,“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等话题对他们来说十分遥远而迷茫,于是,“舌尖上的浪费”、“餐桌上的糟蹋”等现象见怪不怪。每次开餐过后,看到餐桌上、地上丢弃的剩菜剩饭,陈新年非常痛心,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我该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孩子呢?”她常常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追问自己。
“未成年人的所有学习都要通过亲身经历才能获得体验,最终形成思想和知识。在这样的科学理念指导的基础上,‘人格奠基’工程在建构最顶层框架体系时,就考虑到必须以‘体验’为中心,让德育发生在德育对象身上,让各种内心体验发生在德育者自己心中,这才能直指心灵,荡涤灵魂。”在一次“人格奠基”课题研究培训会上,邓崚彩校长的一席话让陈新年深受启发。班队活动时,陈新年把活动地点选在正值午餐过后的食堂里。刚开始时,孩子们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当他们看到满地乱扔的饭菜时,都为自己平时这样的不拘“小节”而震惊,不少人低下了脑袋,有的脸红到了耳根。几名同学默默地拿起扫把,小心翼翼地将残羹剩饭扫起来,收拾完毕后,陈新年又像变戏法似的搬来一台磅秤,一过称,啊!足足10斤5两,大家掐指一算,够30多个小朋友吃一顿。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大家都吃惊地张开了小嘴巴。紧接着,他又组织队员们向全校发出开展“‘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倡议,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从此以后,乱扔饭菜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勤俭节约已成为校园新风尚。
在点滴中学会感恩
“感恩处世”是“人格奠基”工程的一大支点,与“劳动立身”、“礼仪为人”三足鼎立撑起了一个十平八稳的教育平台。银谷国际的“感恩文化教育”与其他德育活动一样,都是以这个平台为着力点,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们的心性。
每周星期一早晨,学校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10名身着军装的国旗班少年,伴随着雄壮的乐曲迈着正步把国旗护送到升旗台,当鲜艳的国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孩子们的爱国情愫在胸中涌动。接着,他们双手捧在胸前,跟着主持人朗声诵读感恩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感谢同学的真诚帮助,感谢社会的关心爱护,感谢农民的辛苦劳作,感谢所有默默付出的人们!”
学校的“感恩教育文化”,得益于邓崚彩2011年5月的一次杭州之行,他随校长学习考察团来到拱宸桥小学,聆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对诗意教育的倾情解读,见证了感恩教育的神奇魅力,活动刚刚结束,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学校,要将这份特殊的礼物带给“银谷国际”的孩子们。升旗仪式上,他带领孩子们一字一顿地诵读感恩词,告诉他们“要一边读一边体会这些文字的含义,诵读之后,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去做每一件事情。”那一天,邓崚彩发现孩子们特别有礼貌,校园里没有了追赶打骂的现象,餐后的食堂十分干净。于是,“感恩教育”就这样持之以恒地做下来了,给孩子们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颤巍巍地走进学校,要把一筐鸡蛋送给校长。老人激动地说:“真的该谢谢你们啊,你们用的什么法儿让我孙子变化这么大啊?”原来,老人的孙子读四年级,名叫张翔,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爷爷奶奶对他疼爱有加,惯出了许多坏毛病,张翔成了名副其实的转学“专业户”。转到“银谷国际”后,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回家后抢着洗碗、做家务,还破天荒地要为我洗脚。以前每天哭着闹着要零花钱,现在不但不要了,还捡废品换钱存在我手里。”说完,张奶奶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戴紫凝的妈妈也打来电话:“王老师,我家紫凝这学期变化可真大,以前挑吃的挑穿的,还经常发脾气,现在好了,在家里像个小大人似的,问她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啊,她还背感恩词给我们听呢!”
在班主任李德群老师的办公室里,笔者随手翻开一本《成长见证》,看到了一位叫王云的家长写给孩子的留言:“自从到银谷国际实验学校读书后,我和母亲惊喜地看着你每一天的变化。孩子,当你第一次为母亲端来洗脚水,你知道你母亲内心的激动吗?当你用你母亲的手机给我打来电话:‘爸爸我好想你,你为了我们,只身一人在遥远的地方工作。你要注意身体啊!’你懂得了体恤自己的父母,你学会了感恩啊。”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我们采访结束时最想说的一句话,当我们把这句话送给邓崚彩校长时,他高兴地说:“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这是我们从办学开始就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