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高墙”下的别样人生
王某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去年因为喝酒交通肇事导致一人死亡的恶劣后果被判处缓刑一年,在澧澹司法所接受矫正。 第一次见到他,只见他衣衫褴褛,满身泥土,典型的农民形象。因为这事,老人背负了巨额债务,虽年过六旬,依然不得不去打些琐碎的零工来偿还欠下的债务。
老人没有文化,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他不善言辞,只是一个劲地悔过,希望政府宽大处理,给自己一次用心改过的机会。看着老人如此窘迫的境地,想到他曾经过失犯罪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灾难,笔者心中难免产生一丝五味杂陈。
日常的监管中,老人总是非常守时,不用提醒,每月月中、月末都会按时到司法所进行司法汇报和指纹打卡。本该是怡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可是他却不得不去打零工来还债和维持生计。当问及老人对未来有何打算时,老人总是微微一笑,“还能有什么打算,一把年纪了,过一天算一天吧。”看得出,其实老人的心态依然很乐观,并没有过多地抱怨。
交通肇事后,老人的人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无端”多出了每月思想汇报,法制学习,义务劳动这些环节。在接受矫正这大半年的日子里,最多的就是思想汇报。起初老人还挺难为情,生怕别人另眼看他,认为他是“罪犯身份”。在后来的矫正过程中,司法员关怀备至地询问家庭状况,生活状况,让老人十分感动,慢慢地,老人习惯了,这样的矫正人生也是一次别具生动的一课。用老人的话说,现在的人生刚刚好,像经历了一次人生旅行。
一转眼,老人很快就要解除矫正了,笔者在替老人高兴地同时,不免替老人未来有点担忧:年纪一天天变大,身上的巨额债务却像一座山压在他身上。今后的路怎么走?还的靠老人自己去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