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

图片
您的位置: 首页 >澧州资讯>今日澧州>详细内容

今日澧州

常德日报首页特稿 | 沅澧青清入洞庭

发布时间:2021-04-26 16:15 作者:任民政 葛辉文 谭明 杨力菲 姚懿容 来源:常德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1c94adbd52fe4d02a6c31080dba959d8.jpg

01355e38c709426197ae3e09c5ac90fa.jpg

5fc44b696eff471e8820cd19049fee65.jpg

沅澧青清入洞庭

42e0f8098f77492983b92ea24ad29eab.jpg

常德,因水而生、滨水而兴。

这里,北望长江,东临洞庭。沅澧两水自西而东横贯全域,浩浩荡荡汇入洞庭流入长江。

这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滋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432条河长5千米以上、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干、支河流,134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82个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2232.85平方千米的水域面积,境内水年均径流总量1356亿立方米,占洞庭湖年均入湖径流总量的48%。

这里,最大的市情是水情,最大的隐患是水患。

这里,沅有芷兮澧有兰,桃花源里好耕田。屈子行吟、刘禹锡放歌、陶渊明忘返,是千百年来人们梦想的世外桃源。但随着城市扩张、农业发展、工业崛起,种种污染渗入沅澧之水,绿水青山淡去了原有的色彩。

2018年4月26日,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总书记考察长江经济带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总书记的号令声声入耳,字字入心。同年,湖南省打响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响彻沅澧大地。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和水文化,常德贯彻“五位一体”的水文明生态理念,保水、治水、活水,“一湖两水”一天天清澈明丽。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督察的强力推动之下,常德下定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惜代价,铁腕治污。城市黑臭水体实现“清零”,农村面源污染显著改善,工业污染得到有效管控,一个个棘手问题正迎刃而解。武陵大地,已然是山青水碧的美丽画卷。

2020年,常德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成为有检测以来最好的一年,水质优良率达95.7%,省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综合指数为3.5853,相比2019年改善11.41%,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沅澧两水干流水质均保持在Ⅱ类,13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回望“十三五”,常德全面完成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先后获评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美丽山水城市等荣誉称号,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009cf70546b242928799ab4a364c1ec6.jpg

73782efcfb734a529b55c8d5e9702dbd.jpg

e07cd1e1bec64fcf96f1e5e95994737c.jpg

4月19日,难得的晴天。

上午 9 时许,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里,党总支书记、场长秦国杰正带着林场干部职工抢种一批新的树苗。“天气预报说,明天可能又要下雨。”

此刻,在市城区的常德市排水服务所船码头机埠的泵房里,运行工覃也刚刚结束泵站内大型设备的巡检后坐下,盯着显示器上的各项指标,查看污水处理泵的运行情况。“现在的污水流量是536L/S,一切正常。”这是两位彼此并不认识、工作岗位并不相交、相隔200公里的陌生人,没人觉得他俩会有何种联系。殊不知,他俩却在一滴水上隔空产生“交集”——他俩都是“大自然的保水工”。

08b879cc12334ccd8cdfa5055d14266b.png

湖南石门仙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有木本植物108科331属1075种,栖息着24目64科171种陆栖脊椎动物。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种、野生动物42种。林攸忠 摄

1992年,20岁的秦国杰从学校毕业来到大山深处的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成为一名林场技术员。当时,林场的主业是伐木经营。“每年砍伐量为1000立方米。”

杨培是土生土长的石门人,大学就读的也是林业院校,毕业后又回到石门县从事林业工作。他回忆,作为湖南省木材采伐重点县,石门县每年的商品材有7万立方米。到1998年,作为林区大县,石门县森林覆盖率仅有45.8%。

“当年,几乎年年有干旱,河里经常没有水。不管天晴下雨,河水都是黄的。而且失去水分的山地,石漠化越来越严重。植被因此愈发难以生长,成了恶性循环。”

1998 年 10 月,石门县一声令下——“封山禁伐”。全县全面停伐商品材,限伐民用材。并且,为从源头上减少木材消耗,当地还先后关闭木炭窑108座、以林木为燃料的砖瓦窑62座以及近百座非法木材加工厂。全县每年木材采伐量从7万立方米陡降至8000多立方米。

到今年,石门县“封山禁伐”已有20多年。当地的林地面积由封山育林(封山禁伐)前的15.06万公顷,增加到 22.89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71.7%,增加了 25.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率由358万立方米增加到1303万立方米,增加了945万立方米。

更重要的是,当地的水土流失面积由“封山禁伐”前的 30.06 万公顷下降至 7.6 万公顷,减少 75%;土壤年侵蚀总量由556万吨下降至65万吨。2020年,石门县境内的省控以上水质断面,全部达到了二类水质。其中,乌溪沟、仙阳河入河口断面,全年有 30%的时间达到一类水质。

山绿了,水好了,野生动植物也纷纷恋上石门县。石门县境内已连续多年监测到有“水质检验员”之称的中华秋沙鸭。这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国际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全球目前仅剩1000余只。今年1月19日,仅在壶瓶山、仙阳湖、蒙泉水库就发现了136只。在蒙泉水库,有座当地人称为鹭岛的小岛,因为夜晚白鹭会栖满整座岛;还有座山叫金鸡山,因为山上有很多红腹锦鸡。

1998年“封山禁伐”后,秦国杰和同事们放下油伐拿起锄头,从林业工人变身“茶农+护林员”。经过20多年发展,曾经以林为业的国有林场,而今以茶闻名,白云山有机茶远销欧洲。

4月22日,在中国林场协会2021年会员代表大会上,白云山国有林场从全国4855家国有林场中脱颖而出,荣获2020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2020 年,全省林长制改革试点落户石门县。目前,石门县已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县级第一总林长、县长为县级总林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乡镇级林长,村主要负责人为村级林长的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以及 928 个护林员组成的资源管护体系,进行网格化管理,探索建立权责明确、协调有序、保育并举的森林保护发展机制。

在常德这个国家森林城市,石门县正是全市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缩影。如今,全市拥有林地 1246万亩,活立木蓄积总量 4363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48.01%。“十三五”期间,活立木蓄积总量增长8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0.03个百分点。

常德市民“爱绿”“植绿”“护绿”的热情日渐高涨,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市绿化委先后出台《常德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办法》《常德市林木绿地认养认建管理办法》,全市义务植树参与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参加义务植树达 347.49 万人次,尽责率达 95%,完成植树 1201.19 万株。全市已建成市级绿色庭院示范村154个、省级绿色村庄1186个。

一滴水,落到常德,无论在山里还是在城里,都是被珍惜的。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ab0eca80d7d24426913397fede82439e.png

2020年4月25日,常德金腰带,穿紫河边的建筑和白云蓝天。赵立文 摄

覃也工作的泵房旁有一块占地8400平方米,种有芦苇、桑树等植物的湿地。这是块人造湿地,微风拂过,芦苇摇曳,让走过的路人有种“人在城中,行在湖边”的感觉。这块湿地是船码头机埠的组成部分,专有名词为——“生态滤池”。

船码头机埠是穿紫河边的一座雨水机埠,泵房内有四台雨水泵、两台截污泵、一台生态滤池泵,负责收集武陵区北到穿紫河,南至洞庭大道,西到长庚路,东至武陵大道区域内的雨水及错接、漏接的生活污水。

初期降雨和低强度降雨,水量相对小、流速相对慢、稀释相对较少,带入地下管网的地表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如果不进行处理而直排,势必会造成河流污染。穿紫河此前是常德城内的“龙须沟”,这也是原因之一。

船码头机埠的定位便是对此类雨水进行处理、对强降雨进行排涝。“初期雨水进入泵房后,通过沉淀池、调蓄池,再进入生态滤池,利用芦苇等植物根系吸收水中杂质,使之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覃也说,按照设计,船码头机埠强降雨时负责排涝,平时则是蓄积、处理低强度降雨和初期降雨的雨水,用于补充穿紫河。

在常德,仅穿紫河沿线就有 11 座这样的雨水机埠。它们是常德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 年,常德市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为推动试点工作,常德市统筹推进七大类工程148个项目,通过打开盖板、拆除河堤、疏通河道、增加调蓄容积,修建1100多公里的地下管网,将城市内无数大小“海绵”连通;同时,在穿紫河沿岸修建新型雨水泵站,沿岸的118个排水口已被全部截流;在穿紫河沿线泵站,建设生态滤池,通过对污染的雨水进行处理后,再向穿紫河排放。

正是这种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方法,让常德城留住了雨水、变清了污水、变活了河水,基本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无内涝、水体无黑臭、热岛有缓释”的总体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状况,从而影响地表温度和热岛强度。

覃也今年31岁,在船码头机埠工作已八年有余,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泵站内各套设备的运行情况,根据沉淀池内雨水的蓄积情况,向生态滤池内排水;同时,将收集到的浓度较高的混合水通过截污泵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同秦国杰“守绿”保水不同,她更多的是“清污”保水,变废为宝。

186f00f8fffe4192b5ad45bbbe79382d.jpg

c7cadcfcb57e46d0b29176fceaadd6b9.png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洞庭湖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具有强大的自然调蓄洪水功能,是构建洞庭湖湿地乃至长江中下游湿地安全体系的重要战略要地。区内拥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生态类型。“涨水为湖、落水为洲”是其主要特征。区内植物、动物及景观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在亚热带内陆湿地类型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保护和科研价值极高。吴娜梅 摄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水生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德市现有湿地面积 19.0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 10.50%。近年,常德市通过制定《常德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常德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常德市城市河湖环境保护条例》,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对域内的湿地资源进行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全市拥有汉寿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及津市毛里湖、桃源沅水、安乡书院洲、澧州涔槐、鼎城鸟儿洲、石门仙阳湖、临澧道水河(试点)、汉寿息风湖(试点)8个国家湿地公园。

2018 年,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全球仅 18 个城市获得。其中,中国仅6个,常德市便是其中之一。

湿地保护,欧美黑杨是常德绕不过的坎。敢于直面历史,是向生态文明迈进的一大步。这种源自欧美的造纸经济林,上世纪为了发展湖区经济,常德曾大张旗鼓引进栽种。殊不知,这种外来树种根系发达,绰号“湿地抽水机”,使得柔软的湿地日益陆地化,其落叶还有很强的腐蚀性,严重污染水体,成了湿地破坏者。

“湿地被称为鸟类乐园,但是前些年,由于欧美黑杨等原因,鸟类在当地变成了稀罕物。个别年份,甚至只能观测到几只。”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蒋家嘴分局副局长彭波涌长期观察鸟类发现,欧美黑杨密集的地方,候鸟根本无处安栖。

当地老百姓说,种过欧美黑杨的地方,“树下不长草,树上不落鸟”。

2017年11月起,西洞庭湖保护区全面启动欧美黑杨砍伐工作。因为曾经的盲目发展,汉寿县为此付出了几个亿的惨重代价。到 2020 年底,保护区内的12.25万亩欧美黑杨,全部被“清”了出去。

但是,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种,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曾庆文介绍,一棵刚被砍伐的黑杨,其树桩在次年大概率的会复萌,“最多时,一棵树桩能发出20多棵树苗。”

所以,2017 年启动欧美黑杨清除工作时,“除萌”工作也同步启动。每年,当地都要为此花费数百万元。截至目前,“除萌”工作已进行了五轮,清除黑杨新生“萌苗”4500 多万株。“今年的情况还算不错,气温较之往年偏低,复萌的树苗不多,而且长势也不好,方便清理。”4月16日上午,曾庆文对管理区的游巡塘片区进行了一次迹地调查。

确实很辛苦,但欧美黑杨“复萌”状况,基本得到了控制。“一棵黑杨,‘复萌’的周期应该是3到5年,之后基本就不会再有。”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跃飞介绍,按照“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原则,当地在积极组织“除萌”的同时,还采取封沟育洲、推垄平沟、生态蓄水等人工促进方式实施生态修复。

而今,黑杨“走了”,远去的鸟类也飞回来了。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鹳,全球仅有 3000 只左右,每年冬天,西洞庭湖都能监测到百余只左右黑鹳越冬。西洞庭湖半边湖水域有座小岛,因为每年冬天都有数千只白天鹅歇息,因此被当地人又称为“天鹅湖”。

4 月 19 日,记者乘艇环行西洞庭湖,湖洲上绿草如茵,已不见一棵黑杨。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李跃飞告诉我们,这几年,西洞庭湖还退牧禁牧、退渔禁捕,湖里鱼类资源越来越丰富,就在离“天鹅湖”不远的湖面,动物保护者们去年拍到了江豚的身影。

57 岁的刘克欢祖祖辈辈都是渔民 。他的小名叫“ 汉寿佬”。那是因为渔家人四处漂泊,捕鱼为生,孩子在哪出生就叫啥名。“我二哥叫‘沅江佬’,当时,父母在沅江捕鱼;我有个弟弟叫‘岩汪佬’,生他时,父母在岩汪湖捕鱼……”

到了刘克欢这辈,他延续了祖辈的手艺,以捕鱼为业。他在西洞庭湖里扎桩布网,年收入约为 30 万元。后来,他还围栏养蟹,搞起闸蟹养殖。2011年,常德市加强对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刘克欢的围网捕鱼、围栏养蟹都被叫停。

起初,他很不理解,甚至带领一帮渔民与当地干部对峙。“我们拿着鱼叉杵他们。”说起那段经历,刘克欢有些不好意思。

事情转机出现在违法养殖退出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刘克欢围栏养蟹的湖底被“抽干”,眼前呈现出的一面,让他愣住了。“湖底被蟹戳得千疮百孔,根本无法蓄水;并且底栖生物荡然无存。”从那刻起,刘克欢放下了鱼叉,自觉地收起渔网、拆除围栏,将闸蟹退出保护区。

自此之后,刘克欢自觉地当起了生态保护志愿者,他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建成西洞庭湖候鸟守护站,并成立了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到现在,协会会员已发展到 450 余人。2020 年,长江流域禁渔禁捕工作启动,他们又积极协助当地政府推进工作。

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全市10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捕。当年9月,全市8个任务县便基本完成退捕任务。7 月 1日始,常德市启动为期 3 年的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截至2021年3月4日,汉寿县有退捕渔民 1266 户1541人(有81人提前退捕)、持证渔船1266艘,退捕协议签订率、权证回收率、持证渔船处置率均为100%。

同时,为了全面落实渔民生活保障,切实维护退捕渔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常德市做到即退即保、应保尽保。通过职业指导、岗位援助、政策扶持等方式,开展退捕渔民就业援助活动,对自主创业的渔民给予税费减免和信贷担保。扶贫部门通过集中开展比对,把涉退贫困户纳入重点监测对象,把生活困难户纳入“档外五类人员”重点帮扶,确保不因退捕产生新的矛盾、出现新的贫困户。

汉寿县的朱立军和妻子高凤美便是退捕上岸的渔民之一。2009 年 ,常德市实施“ 渔民上岸”,他举家从船上搬进了渔民新村,终于不再住在渔船上。2020年,他“退捕上岸”,告别了渔船、渔网,在渔民新村门口开了一家超市,做点小本买卖。妻子高凤美还做起了直播带货,“比起捕鱼,现在日子稳定了不少。”

全县退捕渔民1460人(不含提前退捕的 81 人),实现就业1104人;其余356人,或因无就业意愿、或因过世、或因退出劳动力市场未就业。所有退捕渔民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险。

184bc15deed647e593ae90f90b1a25d1.jpg

c5e452423cc24ca3bddf67abe9ec43ee.png

江南沅江风光带东起花溪东路、西至桃花源大桥,由国内顶尖设计团队设计。项目设计秉承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力求实现城水共生、人水和谐、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宋才华 摄

水入洞庭,必经河道。

“当年仅市城区河段范围内,就有大小河道采砂场或经营机构255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无序的河道采砂,对河道行洪、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市砂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3月,常德市启动砂石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经过三轮整治,常德市目前仅剩下汉寿县金石垸采区一个采区,由汉寿县农业投资公司委托汉寿县金达砂石有限公司(简称:金达公司)专门负责砂石开采经营工作。汉寿县坚持生态优先,疏堵结合,依法依规,科学经营,积极探索政府专营新路径,创造出了全省推广的“汉寿模式”。

4月16日上午9时,记者在金达公司办公趸船上遇到了3艘正在进行船舶检验的外地运砂船。由汉寿县水运事务中心派驻到金达公司专司船舶检验业务的吴强立告诉记者,这 3 艘船分别来自江西、河南以及省内的岳阳市,以往由于人手不够以及船只散布江面各处的原因,只能采取随机抽检的模式。“如今不仅逐艘检验,现场作业人员还会登船检验油污分离设施等,凡是环保设施不达标、未开启的船舶,一律不得进行作业。”

在加大河道采砂治理的同时,为保护生态,汉寿县还投入1.89 亿元实施盘湖碈岸线整治,积极开展对大堤除险加固、砂石码头整治复绿、岸线修复等工作。据了解,金石垸砂卵石开采1年多,上交税收8000多万元,实现利润3.5亿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如果开展河道采砂整治是为清水“守”堤的话,那么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就是在划定范围、明确职责“护”水。2020年,常德市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2954 名,巡河达 12.9 万次,发现问题 663 件,均已经要求落实处理。

临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退休老人黄成波主动申请成为民间河长。

每天清早出门,黄成波带上巡河记录本和手机详细记录河面的漂浮物、河道垃圾,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上级河长交办、督办;听说有人在沟河里进行电捕鱼,他会半夜起床,打着手电,上前进行劝阻;发现河道两岸的村民乱丢垃圾的现象较多,他不厌其烦地登门入户,向村民苦口婆心地宣讲政策……

2020年10月,黄成波被授予全国最美“民间河湖卫士”荣誉称号。据悉,今年常德市还将招募100 名民间河(湖)长,通过与河(湖)长互动,加强监督,以此建立起守住一江碧水的长效机制。

在积极推行河(湖)长制,形成长效机制的同时,常德市还通过善用地方立法权,以法治水,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2015 年取得地方立法权至今,常德市在严格贯彻落实“一法两条例”、全方位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基础上,积极开展地方立法,颁布施行《常德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常德市城市河湖环境保护条例》《常德市城乡垃圾管理条例》《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治水执法提供坚强后盾,确保用法治红线守住水生态、水环境的底线。近年来,全市共立案查处涉水环境违法案件 200 余起,充分显现了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力量。

人不必想着去胜天,但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肆意妄为。尊重每一条河流,珍惜每一滴水,才是人与水的相处之道。

c2663a1f653f4dd482c29cafb01861e3.jpg

4f36de780b7647b7a2fedc73da42eb57.jpg

33a2ae5d7b264170b42de53eb4e81756.jpg

f8ad28557ec54da5bb681fc5c3e8fc1b.png

汉寿洞庭湖,晚霞下的羊群。 彭健 摄

2020 年 11 月 24 日,省委书记许达哲上任后第一站,就来到安乡县珊珀湖,检查调研水环境整治工作。

沿湖而行,只见湖洲内外水天一色,清风徐来,鸟儿欢快地唱起了歌。过去围湖养鱼的一湖黑水、臭水,变成了老百姓散步、旅游的一片生态“绿池”。

驻足眺望,许达哲十分高兴。他嘱咐,常德要坚持一抓到底、较真碰硬的作风,持续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守护好一湖碧水。

珊珀湖本是一个半封闭型调蓄湖泊,总面积18.3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围湖造塘、投肥养殖,湖水由绿变黑,水质降为劣 V 类。由于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群众上访事件频频发生。

2017 年,中央环保督察组问题交办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安乡县将珊珀湖综合治理列为“一号工程”。通过全面禁投、环湖截污、多点活水、重点清淤、生态修复五大措施,建设截污沟18.9公里,清除湖底淤泥600万方,退养精养鱼塘 2278 亩。截至 2020 年 10 月,珊珀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湖水水质稳定达到Ⅳ类。

解剖珊泊湖治水案例,可以看到常德铁腕治污的决心。

2016年开始,常德开展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整治,仅2017年,就实现洞庭湖区“两个1000米”范围内2394个畜禽殖场户退出。

2017年,汉寿珍珠养殖被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今年 8 月底可以实现清零目标。据统计,近 3 年来,全县养殖水质明显改善,曾经以珍珠养殖为主的安乐湖,连续9个月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作为农业大市,养殖是常德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常德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引导禁养区企业转型,走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全市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比达 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1.86%。

养殖业是桃源县支柱产业,全县最多时有大小养殖场3000多家。2017年生猪出栏上百万头,蛋鸡出笼近千万羽。近年来,桃源县禁养区532家养殖户全面退出养殖序列,告别了养殖污染,走上发展生态产业之路。目前,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超过全市平均值。

末端利用,变废为宝,常德还积极发展生态循环产业模式。临澧天心种业沼气发电模式走出一条成功道路。企业投资 2.2 亿元,配套完善沼气发电等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粪污资源综合利用。

330a19fffc824bc3a050ed9dd0e1c85c.jpg

7ce139a970cd478cb75d87c0e0350933.png

桃源县沙坪镇王家湾水库,渔岛秋色。 张庆久 摄

2018年底,正值常德“两会”期间,常德市首次公布农村人居环境“十佳”“十差”乡镇评选结果。

2019年,春节刚过,常德日报社组织采访小组,暗访第一批评选出的农村人居环境“十差”乡镇。《如东,“差”得名副其实》披露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如东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街道破旧、群众不满的状况。

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县、乡领导逢会必讲,全市各个乡镇自找差距,争创“十佳”,常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了真格。

2021 年 4 月,记者再次踏访如东镇,青梅渠水清见底,大小路段不见一片垃圾,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面貌焕然一新。“评了‘十差’丢的是全乡人的脸,每个人都有责任。”如东镇鲁家村村民、68岁的鲁技涛虽然腿脚不便,但每天把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他所在的鲁家湾幸福屋场也成为全镇的示范点。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通过共筹、共建、共享的模式,推动创建100多个幸福屋场,极大地带动了全县的人居环境整治。

澧南镇是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幸福屋场建设重镇,全镇高标准打造了 20 个幸福屋场,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在高堰村打鼓台幸福屋场,记者看到家家户户庭院雅致,连菜园都用砖块砌成了花型图案。仔细一看,才发现这里被全镇评为了“最美菜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建立长效社会机制。”澧南镇回龙村有个女子先锋队,队长是村里卫生专干贾娟。在她的组织下,村里近50名“奶奶级别”的妇女负责全村的卫生保洁,村里环境卫生天天有人管。

短短几年,常德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各地还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

如何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津市市探索的“绿色存折”成为全市亮点。

2018年,津市市毛里湖镇全镇普及“绿色存折”。为每家每户发放“三桶一筐”,对有害垃圾集中处理;可回收垃圾由村保洁员统一回收,并按种类、数量、单价、金额等栏目计入农户“绿色存折”账本,农户可每月持“绿色存折”到回收站兑换日用品;餐厨垃圾则倒在自家房屋后土坑,进行沤制有机肥。全镇每年进行1至2次垃圾分类培训。2019年,毛里湖镇统计,农村垃圾处理量下降50%以上。

如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武陵区芦荻山乡“公益存折”发挥了大作用。

2018 年,芦荻山乡推出“公益存折”制度,号召村民积极参与公益劳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党委设立公益金,资金由社会名流、乡贤人士捐赠。存折按8小时一个工算,年底,每个工参与积分的同时,可兑换30元。

“村民还能凭借‘公益存折’向村里申请公益服务。”村民柳云和深有体会。由于老伴中风,女儿出嫁,去年,家中房屋漏雨,年迈体弱的柳云和平常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用“公益存折”向村里申请公益服务,顺利解决了漏雨问题。

如今穿行在沅澧大地,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景象已成村民口中的过去,走进任何一个村,都如入桃花源里。

47c196397c1c44259ab9185eabbff429.jpg

多年来,石板滩石煤的开采经历了原始自然开采、公社大规模集中开采和个人承包开采3个历史阶段。矿山停止生产作业后,矿坑逐步积水,至2017年初形成8个较大废水水体,使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18 年,部门联动,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仅用40天,鼎城区就建好了一座日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随后又将污水处理厂扩容至日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在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一股股“红流”变成清泉,流入田间地头。石板滩镇石煤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负责人杨秀煜介绍,“经过处理后,排放的污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灌溉。”

2 年多来,经过封堵覆盖治自燃、填筑围封防外溢、安全围栏防意外、生态垦复控源头、开沟导流撇山水、溢水池滤做应急、石灰中和治酸水、巡查监测控风险等“八项措施”的治理,处理矿坑废水350万方,回填土方近200万方,6个矿坑已有4个基本完成整治,石板滩荒山再次披上了“绿装”。

累计投入1.8亿元,石板滩石煤矿坑的治理展示了常德对“黑色”GDP说不的决心。对造成污染的落后“产能”,常德坚持一个“关”字。

在桃源县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曾长期存在“一铝独大”的局面。创元铝业年产值占全县规模工业的 80%,但其高污染、高能耗的现实,俨然生态环保路上的一只拦路虎。2016年,桃源县关闭电解铝产业,并同步关停了配套的电厂和新材料。2017年,随着嘉利亚新材料等高新企业入驻,创元铝业产品从单一的铝锭升级到铝型材、铝模板、铝板材、阳极碳块,逐渐形成了一条更具效益、更加节能的铝产业链,被省工信厅授予“铝循环再生产业园”称号。

2017年来,常德关闭小煤窑企业28家,全市33家制浆造纸企业全部退出,沅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已关停3家、搬迁3家,238家粘土砖厂已全部关闭,汉寿县 13 家违规生产樟脑油企业全部关停……

对散乱污企业,常德巧用一个“转”字。

塑料粒子生产是临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的传统产业。过去,由于设备落后、生产经营不规范、企业布局混乱,不仅经济效益低,还造成严重污染。2018年,临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以湖南安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将分散的16家塑料粒子厂进行整合,并升级改造,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经营,每年消化废旧塑料6万吨。

常德的电镀行业规模小、分布散、技术弱,过去,电镀废水、废气污染严重。2010年,常德开始开展电镀行业集中治理,关闭42家污染企业,并在常德经开区高标准建设了表面处理产业园,将全市的电镀企业纳入集中生产,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提高了产值。据统计,2020年,园区总产值已近4亿元。

对园区污水治理,常德狠抓一个“监”字。

4 月 15 日,在津市高新区嘉山电排,记者惊讶地看到,排污口竟有垂钓者。“过去嘉山电排前置池一滩臭水,人都不敢往这里过。”津市市民毛家伟说,现在这里水清了,最近来钓鱼总是收获满满。

近年来,津市高新园区引进多家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转,加之地下管网年久失修,各类污水汇集在嘉山电排前置池日积月累,多项监测指标超标,最终黑臭水体通过电排直排澧水。

该问题被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后,津市市高度重视,立行立改,全面、彻底、系统地整治园区环境问题。投资1.75亿元扩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将日处理能力从 5000 吨提高到1.5万吨;园区83家企业全部实现雨污分流;督促10家重点涉污企业进行“一企一策”环保升级改造,企业环保整改投入达1.5亿元;园区工业污水实施“一企一管”,将地下管网改为“明沟明管”,并在管网两头加装在线监测设备和电磁阀等废水排放监测监管设施;对园区雨污管网实施全面清淤、清洗、堵漏、防渗处理。预计,各项整改工作6月底可以完工。

“津市高新园区环保问题需要加强日常监管。”津市高新区分管环保负责人袁峰介绍,园区斥资近700万元购置了水气一体移动监测车,常年聘请“环保管家”加强园区企业的日常巡查监管和专业服务指导。同时,联合生态环境部门持续不定期开展“零点行动”突击检查。

目前,常德 10 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全覆盖,建立了全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管台账。其中,2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均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在线监控设施稳定达标运行以及管网全覆盖。

0ea52e47f5544100903f65666a1af754.jpg

2be6c97a23f1429182cde1aafb43bed6.png

穿紫河常德河街的沿河风光。刘颂 摄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受开发程度高、硬质铺装多、污染排放大等因素影响,城市雨水调蓄渗滞能力减弱,市城区黑臭水体成为百姓“心头之患”。

“我刚搬到这里时,穿紫河简直是条‘臭水沟’,别说在河边散步,就算从桥上经过,都要捂着鼻子。尤其是夏天,我在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门口接孙女时都能闻到臭味。”家住武陵区丹阳街道紫桥社区的裴女士见证了穿紫河近三十年的变迁。

2015年,常德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体系,因地制宜,通过“四大工程”,将穿紫河由一条“臭水沟”变成了城市的“金腰带”。

得益于海绵城市治理模式,常德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垃圾清理、生态修复等措施,2016 年至 2019 年系统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治理行动,完成市城区 20 条黑臭水体治理,其中 12 条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主要水体水质均达地表水标准IV类以上。

到2019年底,常德市城区已基本实现市城区无生活污水直排口、黑臭水体清零的目标。同年,常德启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市城区治水由地上转入地下。2019年,常德市先行启动了长港、邵家垱片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试点,完成了城区两个污水处理厂的扩建,解决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2020年,常德市全面启动了江北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第一阶段排水功能性排查和初步设计项目将于今年 5 月底完成;9月前,将启动第二阶段修复项目。

据统计,市城区地下排水管网超 1300公里。常德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改造溢流井136个、新建污水管网109公里、修复管网 1407 公里、改造管网错接点 1285 个。届时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将显著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大幅提高,雨天不再有溢流污水进入城市水体,彻底解决城区水环境问题。

武陵区华艺苑小区始建于1999年,由于雨污管网配套不到位,化粪池和雨污混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居民意见大,物业公司收不到物业费,难以为继,只得由业主委员会接管。

“小区环境改善,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都方便多了。”业主委员会主任张华京说,去年,武陵区按照“市级引导、区级组织、街道和社区实施、居民参与”的模式,帮小区改好了地下管网,居民纷纷出门散步,小区恢复了过去的热闹。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逐步向乡镇集中,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过去,门前这条老桥港河就是一条‘臭水沟’。”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下街社区居民高业勇说,沿河300多户居民的生活污水没地方去,就直接排进河里。

为了解决乡镇生活污水“出路”问题,常德下定决心,在每个乡镇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彻底堵死乡镇黑臭水体。

2019年来,常德累计投入14亿元,新建了9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如今,来到石门桥镇老桥港河边,记者看到,水清岸绿,河边还有不少居民散步。

石门桥镇污水处理厂运维人员向军霖介绍,去年10月,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后,全镇5000多名居民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新配套的14.5公里污水收集管网,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彻底解决了石门桥镇黑臭水体污染问题。

f40a178ccb534af69b181cf392d07826.jpg

0529db4836f64610a2e48fc104891d3a.jpg

4e98fe0a689c480ca9b18b1f6ec770af.jpg

4 月 17 日 18 时 50 分,一身深蓝色工作服的彭礼刚登上穿紫河 5 号游船,仔细检查驾驶仪器、消防器材、船舱卫生……不允许船上有一丝安全隐患。

“今天又来了300多人的旅行团。”19时30分,49岁的彭礼刚启动发动机、发电机等仪器设备,调转船头,换上前进挡,稳当地穿行在常德的碧玉带——穿紫河上,带领游客沿河欣赏城市风光。

彭礼刚是穿紫河水上巴士的一名船长。“我们的游程包括九桥八景,河街和白马湖码头对开,每晚各4班。高峰期时,一个晚上有近千人乘船游览。”彭礼刚介绍。

从常德河街码头出发,途经紫缘桥、七里桥、晓岛桥、穿紫桥、武陵桥、长胜桥、船码头一桥、皂果桥和梦得桥 9 座桥梁,以及常德河街、上南门码头、德国风情街、戏廊等8个演出点。

这段游程,彭礼刚开了不下2000趟。“这是一条全国少有、湖南独有的穿城河,全长17.3公里,我们游览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翻开常德市城区的地图,沅江呈“几”字型贯穿城区,外围矗立着河洑山、太阳山、德山 3 座绿色屏风,城中除了形如弯眉的“中国城市第一湖”柳叶湖,更有一条蜿蜒于腰间的穿紫河,共同组成了内河的主要水系。

随着城市的发展,穿紫河成了一条只纳城市雨水、污水的“哑河”,没有源头补给,无法自净,加上河畔居住的人口逐年增多,穿紫河的水质、水环境、水生态受到污染。

被严重污染的城市内河,成了城市之痛,也让常德重新认识到:水是城市和谐发展的关键。

我市下大力气打通内河水系,连通新河、白马湖、穿紫河、柳叶湖、沾天湖,开辟往返航道45公里,建设丁玲公园码头、白马湖文化公园码头、柳湖沙月码头等14个码头。

其中,河湖连通作业面最大的便是穿紫河综合整治工程,包括穿紫河风光带建设、沿线机埠改造、特色商业街建设、水上观光游览。

经过大刀阔斧的治理,2016年10月,穿紫河正式通航。

2018年6月,柳叶湖与穿紫河水体连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河湖连通。

水活了,城市也活了。

汉诺威市把一座德国风情镇“搬到”穿紫河畔,原已湮没的大小河街重现沈从文笔墨里“黄金码头”的热闹,一连串沿河生态人文景观“诞生”,一系列亲水休闲游乐项目“出世”……

2020 年,央视新闻《夜游中国》直播栏目以《游千年古城运河 感受“常德记忆”》为题,直播夜游穿紫河。

城区的河湖灵动了起来,农村水系也与河湖连通起来。

2020 年,津市市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以毛里湖流域为主线,津市市联动全流域、融合多业态,对域内8个重点湖泊 67 条河流和41口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农村湖塘,实施水系连通、河道扫障、清於疏浚、坡岸整治等八大综合治理措施。

此轮整治涵盖津市市 4 镇 50 个建制村(社区),总面积 457.83 平方公里,是一次全域整治、全面整合、全员参与、全新方式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整治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水灾害防御好、水污染防治好、水生态修复好、水资源利用好、水文化传承好、水空间管理好的‘六好标准’,将河湖水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优势和发展优势。”津市市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说。肖家湖综合整治工程是庹家峪溪、胥家湖、团湖、新洲小河水系连通线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于2020年1月启动建设。

“肖家湖是新洲镇第一大湖,以前200多亩湖面被14块鱼塘割据,造成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鱼腥味特别大,周边居民家的门都不敢朝湖这面开。”新洲镇党政办主任龚亮回忆。

如今,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肖家湖成了“网红打卡点”。胥家湖、肖家湖与澧水连通,湖面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湖边亲水步道。

以前居民建房,都背朝湖面,现在很多都打开了后门。肖大姐家的后阳台建了一个玻璃房,“每天坐在这里看风景,真的是幸福。”

截至今年3月,津市市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已完成投资17343万元,占总投资计划的42.28%。在去年的考核中,津市市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被评为全国优秀。

变化的不止是津市市。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投资2亿元,实施了艳洲澧水与澧阳平原干渠河湖连通工程、澧水西水东调工程和栗河襄阳河引水清流工程。

安乡县投资3亿元,完成了西水东调工程。

汉寿县投资3500万元,实施了沧浪河河湖连通工程。

河相交、湖相通、水相连!生态宜居的常德,山、河、湖、城浑然一体,让百姓得以“倚水听雨、枕河安眠”地诗意栖居。

7c90c9c39b194ec3930842948ebaa95b.jpg

457ed145f2434869919f2f75712e8c66.png

从2020年五一长假到八月暑期,桃花源景区的大型溪流漫游实景演出《桃花源记》一直火爆异常,每到周末更是连续加演,最高一晚加演到五场。火爆的背后,是360名群众演员精彩的本色出演,其中,包括11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演员的倾情奉献。夏斌 摄

前有宽广缓行的沅江,后有蜿蜒起伏的武陵群峰,中有秦溪与沅水相连。这里是桃花源旅游管理区。

自 2017 年起,《桃花源记》大型溪流漫游实景演出每天在秦溪上演。

长达4.6公里的“河流剧场”,通过光影之路,让游客以“武陵渔人”的视角,从“缘溪行”一直走到心灵深处的“桃源秘境”,生动还原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360多人的演出阵容,桃花源本地农民占了90%。54岁的刘明祥便是其中一个。刘明祥家住高田村,曾是贫困户。加入剧组后,他和儿子以及放养的羊都成了演员。每天晚上,他穿着演出服装,赶着羊,行走在家门口的河坡上。“就是这么‘走一走’,一个月下来,纯收入就有三四千元。”刘明祥说。

“白天忙农活,晚上当演员。”全新的脱贫方式让景区3个贫困村成功摘帽。桃花源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桃花源记》实景演出就为当地群众创造就业岗位400多个,通过参演或向剧组提供表演动物饲养服务等项目,实现稳定脱贫的累计达300多人。

2019年—2020年,桃花源景区接待游客497.6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18亿多元。

如果说桃花源是千古文章的实景重现,那么,地处洞庭湖平原的津市市毛里湖镇青苗社区,则是以一年四季独具特色、层出不穷的节庆活动,生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旅游热潮。

4月15日,采访车沿着整洁的村道前行,灰白色的村居掩在浓荫里,彩绘的文化墙透着活泼的鲜亮。远处,沙滩乐园、休闲街、儿童游乐场等点缀其间,显示出这个村子的与众不同。

很难想象,这个美丽的村庄曾是一座“孤岛”,四面环水,水系却已全部淤塞,成了一截截的臭水沟。

“以前村外是臭水沟,村内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青苗社区居委会主任杨洋告诉记者,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河湖连通工程,村里面貌大为改观,于是想到了乡村旅游的路子。春有桑葚采摘节、夏有沙滩狂欢节、秋有丰收节、冬有腊八节。

四个季节,四大节庆活动,让青苗村活力四射。村民们忙成了幸福的样子。

51岁的村民周群芳是典型的勤快人,种地做饭打豆腐样样拿得下,还有祖传的熬糖手艺。腊八节前后卖年货,周群芳每天要熬4锅糖。游客除了打包带走外,还喜欢拍她熬糖的场景,与她一起做“搅搅糖”。仅此项,每年就可为她带来近万元的家庭收入。

2020年,青苗社区接待游客10万人,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杨洋说,最近社区刚从外地购进了8条二手小船,河湖连通项目完成后,村里还准备开通环村水上游。

文旅融合,全市各地各显神通,势头强劲。

桃花源成功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获评“中国天然氧吧”;柳叶湖成功创建成为湖南第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常德,成为全省第二个既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又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荣誉的市州。

“中国最早的城市”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城头山,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里发现了6000多年前的稻种,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 1000 多年,被作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第一景。

“湖南屋脊”壶瓶山,是全球 200 个重点生态区之一,被誉为“世界自然基因物种库”。

常德诗墙,被基尼斯总部命名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

卡乐星球、大唐司马城、热市云顶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重大文旅项目相继落地运营。

石门县、桃源县获评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7 年—2020 年,全市共接待游客 21109.03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04亿元。

绿水青山孕育生态农业,二者关系最为亲近。

常德,是中国第一粒稻种抽穗灌浆的地方,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猪鱼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和面积稳居湖南省第一,9个区县(市)中有7个国家级产粮大县、2个商品棉基地县、5个水产重点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常德步履稳健。

021cbb97ffff4ed4ba44456b496077d3.png

2018年9月15日,航拍,常德香米种植地。 林新萍 摄

稳生产、促发展。

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82.86万亩,比上年增加46.63万亩,居全省第一;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油菜收获面积444.6万亩、总产59.2万吨,居全省第一;30个基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是全国入选最多的城市。

强企业、育品牌。

伴随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品”工程的推进,“常德香米”“常德红茶”“常德甲鱼”“常德茶油”“常德米粉”等一批“德”字号品牌越叫越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或证明商标;湘佳牧业主板上市;“二品一标”认证有效数达到323个。

汉寿县是中国甲鱼之乡,拥有甲鱼养殖户 2000 余户,但一度也跟其他产区一样面临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困扰。

汉寿县特种水产研究所通过科学养殖技术示范,带动农户参与健康生态养殖。

“如今水稻和甲鱼都卖上了好价钱。”在该基地工作的村民戴鹏飞说,按每亩收获水稻600斤、每斤售价3.6元计算,亩均水稻产值2100多元,与双季稻持平。甲鱼每年每只增重0.8斤,除去成本,每亩可增收近5000元。

兴产业、抓园区。

目前,西洞庭管理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国家示范园;汉寿县创建成为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源县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市拥有国家级园区5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6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7个。

全市农业加工企业达 5888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66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家和91家。

“常德德山山有德。”在这片钟灵毓秀、人文鼎盛的热土,常德经开区的绿色转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画卷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15年以来,常德经开区利用电厂余热,对周边20多家蒸汽消耗企业进行供汽,大幅降低园区能耗。“十三五”期间,工业企业通过对设备升级更新和工艺升级,每年节能1.5万吨标准煤。

近3年,常德经开区在项目洽谈期因环保不过关而否决掉的项目就有30多个。

2019年,常德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产业结构变优、发展模式变绿、经济发展变强。

全市牢牢抓住“绿色发展”这根主线,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不断壮大装备制造千亿产业,积极打造烟草、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文旅康养等千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业格局由过去的“一烟独秀”向“多点开花”“多极支撑”强势转型。

一组数据展示了常德绿色发展的实力——全市已创建省级以上绿色示范单位 15 个;金健米业等 5 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常德中车获批“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新金顶建材“环保蒸汽砖”获“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力元新材的“先进泡沫金属材料绿色关键工艺制造综合改造项目”获批“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

7家企业获得省级两型工业企业认证;31家企业完成公益性节能诊断;28家企业通过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19家重点企业开展了节水技术改造;冀东水泥入围国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

“十三五”期间万元 GDP 能耗累计下降超过 20%,2019年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工作获省政府表彰通报。

桃源县建立了全省首个铝循环再生产业园,2016年以来,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超过3200万吨。常德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石门县、桃源县、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等4个园区跻身全省园区综合排名前30强。

园区“镇园之宝”加速培育,形成了中联系“1+20”、迪文科技“1+11”、溢多利生物“1+9”等一批优势产业链。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迈入千亿大关。

水载常德,江湖安澜,凌波飞扬。常德,已迈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bae18c30a874eba98f106c22a72f70c.jpg

8bfd58d909cf4ad1b16d3ba8d26f5fc3.png

柳叶湖畔的美人美景。刘燕 摄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乘风破浪的常德,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

根据《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市将以“一湖两水”为主战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产品供给,探索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加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山水林田湖草,绘就最美生态画卷。

沅澧青清入洞庭,直挂云帆济沧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湘易办
  • 政府领导
  • 网上信访
  • 返回顶部
  •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