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气象灾害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最大,发生的频率最高,由气象原因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也较为严重。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县内气象灾害频发,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发性突出、连锁反应的特点。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高温、干旱、雷暴、大风、冰雹、低温连阴雨等,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和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增大,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环境、资源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指导我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亟须制定出台《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5-2029年)》。
二、制定的政策依据
本文件的制定依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湖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湖南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常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三、主要内容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处于爬坡上坎、滚石上山的艰难期,处于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攻坚期。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监测预报预警能力、预警联动及响应能力、应急保障能力是本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强化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建设好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细化气象灾害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
(二)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完善气象探测网,发展精细化监测、智能识别和灾害风险客观判别技术,构建高效业务技术支撑信息平台,推动以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快速、高感知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
(三)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联动及响应能力。1.指挥机制: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体系,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协调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的应对工作。2.会商研判:当预报将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并对我县有明显不利影响,或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已经影响我县并将持续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适时组织召开气象灾害防御会商会议,分析研判灾害性天气影响和防范应对措施,为有关专项指挥机构及部门和单位开展防范应对提供决策依据。3.联动响应: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根据需要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气象灾害综合应急防范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协调紧急转移安置、及时救助受灾群众。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气象灾害对本部门、本行业的影响分类分灾种响应。4.应急处置动员演练: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有关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5.信息报告: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收集和提供行政区内气象灾害发生、发展、防御和造成损失等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1.队伍保障:有关部门根据本地气象灾害事件影响程度,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充分发挥军队、武警、预备役、民兵和消防救援队伍在处置气象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2.资金保障:建立健全与气象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救灾和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3.物资保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4.交通保障:县交通运输部门应完善抢险救灾交通应急保障方案,确保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及时到位。公安部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做好灾区治安管理、救助和服务群众等工作。5.通信电力保障:通信管理部门组织协调通信运营单位,迅速修复被损毁的通信设施。电力部门负责保障应急救援现场的供电需要。
四、重点工程
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提供精密监测数据。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度。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精细服务及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增强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和水平。突出气象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以气象科技创新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气象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确保气象业务稳定高效运行。
(一)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1.优化综合观测站网布局;2.发展应用气象观测业务;3.强化运行保障能力。
(二)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1.发展无缝隙预报业务;2.建立集约高效业务流程;3.健全预报业务全链条检验评估。
(三)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1.筑牢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2.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3.提升决策气象智能化服务能力;4.提高农村气象及次生灾害防御能力。
(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1.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提升工程;2.人工影响天气指挥能力提升工程。
(五)实施气象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工程。
(六)实施气象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责任制,把气象灾害防御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二)推进法制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
(三)健全防御机制。切实加强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协作,确保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及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四)加大创新力度。切实加强我县气象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发生机理、预报预警、风险评估、防御对策、灾害防御工程标准等科学技术和标准研究。
(五)强化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
(六)完善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七)提高防御意识。大力推动气象科普创新,不断完善和规范气象科普网络。
(八)加强防御合作。积极开展合作和交流。完善科技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外送培养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气象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县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官方网站:气象局
2024年11月15日